车市进入平稳期,外资零部件企业却纷纷在华赚得钵满盆满。包括博世、法雷奥、TRW、采埃孚在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华业务的增长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 “主要是新增业务的增长。”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分析,在其2012年业务中,自主品牌业务已占博世在华业务的66%。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升级换代,自主品牌纷纷进入转型升级期。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并没有跟上自主品牌升级的脚步,在新一轮竞争中,合资零部件公司正在逐步吞没原属于自主零部件的势力范围[7]。
“TRW在中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1994年时的预期。”日前,美国天合汽车TRW董事长、总裁兼CEOJohnPlant告诉记者,由于中国业务的迅猛发展,每一年TRW都要追加投资,以使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去年,中国业务已经占到该公司全球业务的15%。
集体进入扩容期的还包括博世、法雷奥。据了解,过去十年,博世在华实现了25%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仅2012年博世在华合并销售额就达417亿元,占据其全球销售额的10%。现在,中国已成为博世海外第二大市场。
法雷奥的表现也毫不逊色。2012年,法雷奥中国销售额已突破100亿人民币,占集团销售额10%。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将翻番,届时中国将成为其的海外市场。
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了新一轮投资高峰期。TRW计划2013对中国市场投资超2亿美元,超过TRW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额。博世也计划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仅2013年就计划在汽车技术、售后市场等方面增加30亿元左右投资。而采埃孚则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
“外资零部件企业普遍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依托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升级,和全球同步开发的车型越来越多。”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说。如上汽荣威一开始就打出了中车定位,其在零部件体系的构建上,与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共用供应商;而志在开发高端公务车市场的一汽红旗H7,其内饰全部由江森自控位于吉林长春的两家合资工厂负责设计开发。
借助中国消费升级对外资零部件的需求,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产品,不断向中低端市场扩张。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法雷奥去年中国市场订单量占其总订单量的18%,而销售额则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国“放低身价”,开发了满足中国自主品牌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 正是外资零部件巨头的这一策略,使其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据记者了解,目前外资零部件企业除了在高新和核心技术方面,如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掌控90%以上份额外,汽车内饰、车灯等非核心零部件领域,外资的比例也在这一轮增长中进一步提高。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只能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争取市场份额。
事实上,由于外资零部件企业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规模化,国内企业赶超的难度已很大。某自主品牌企业高层曾对记者说,如某一项技术被外资掌控,在没有竞争对手之前,外资零部件企业保持高额利润,而一旦有竞争者进入,则已经赚取了高额利润和拥有了规模效应的零部件供应商就通过大幅降价来应对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对此评论:“国内零部件企业并没有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而一起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关键原因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重视技术力量的投入,许多企业把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看得过于简单、容易,这其实也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认识上的误区。”
4发展里程
编辑
企业重组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即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整车厂商采购体制的变革,要求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不但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自己实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系统开发、系统供应,同时还要求其缩短开发周期,提供优质廉价产品。这一变革,推进了全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重组的进程。
链式发展
市场集中度相对前几年更高了,整车厂日渐趋于模块化和系统化采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逐渐向宝塔型结构演变,由一级厂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像这样发展的企业,在各自的市场都是的,他们占据80%的市场,独霸了高端市场。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老总表示:“伴随着整车产销高速增长,零部件企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搭上这辆快车就要落后,就会淘汰出局。”
技术进步
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把航天、航空和电子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总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在汽车产品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应用于单个汽车零部件,而且已应用于系统总成。
零部件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可以“快”,满足市场迫切需求,快速开发出产品;可以“准”,贴近市场,实现“本土化”;可以“新”,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之中,即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事实上,有些新技术,是零部件企业在领着整车厂跑。
全球化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也想扩展的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各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中国更是其必争之地。世界排位前20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设立办事处或投资控股机构,例如德尔福、天合、博世公司等。在一定时期,德尔福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5家合资企业,生产制造100多种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成为在一定时期中国市场实力最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
5气缸检测
编辑
发动机气缸密封性检测结果怎么分析。
影响气缸密封性的因素有七个,主要有气缸的磨损、活塞环损坏、活塞磨损、气门座的损坏,气门导管磨损、气缸垫损坏、气门间隙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主要有测量汽缸压力、曲轴箱窜气量、汽缸漏气量以及漏气率,进气管真空度、汽缸活塞组因磨损过大所引起的异响的振动测量,曲轴箱内的磨损金属是颗粒含量的测定。
对于汽缸压缩压力的测量来说,主要是四冲程的发动机压缩终了时的压力。由于汽缸的压力以及机油的粘度的以及汽缸活塞组等配合情况下,配气机构的调整是否正确,汽缸垫的密封性等方面因素,所以,在测量发动机汽缸的压力时,可以诊断汽缸活塞组的密封情况,如果活塞环、气门、汽缸垫密封性如果良好,那么气门的间隙就必须要适当。
我们在进行发动机密封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先用压缩空气吹干净火花塞周围的脏污物,再拆下火花塞,对于汽油来说应该是把点火系次级高压线进行拔出来,以可靠进行搭铁,这是为了防止电击以及着火的现象,把专用的汽缸压力表的锥形橡皮插头插在汽缸测量的火花塞孔里,必须要扶正压紧,对于专用的节气门来说,必须要置于全开的位置,起动机要带动相应的曲轴进行转动,如果压力表的表针指示有了一定的保持,最魇压力读数后要有一定的停止转动。最后再取下压力表,记下读数即可。[8]
6创新
编辑
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开幕了,2011年的两会正值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关键节点,所以2011年两会期间关于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如何由量变上升为质变的话题自然不会少。
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是要做强,做强的核心还是要拥有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在一定时期,整车的自主创新有所进展,可以利用国外已有平台开发新产品,但是平台开发仍是弱项。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创新一直被忽视,而自主品牌零部件产业早已经被边缘化,由于汽车零部件厂家在两会的代表可能不多,历年两会听到这方面的议论不多。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相对于整车,零部件投入的周期更长、资金门槛更高、经营风险也更大,时至今日,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乏的困境依然明显存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几乎成为了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这样,零部件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中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
汽车汽配产业要抓住机遇,从培养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培养自主品牌、扩大出口和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
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提出,汽车零部件是四大发展重点之一,关键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总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将带动电池、电机等为代表的新能源零部件发展。汽车产业集团化形成将对零部件产业带来重组调整压力,必须实现规模化。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将面临较大贸易摩擦,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9]
汽车零部件迎接机遇的挑战
机遇一:国内汽车市场的高成长
“未来十年我国对汽车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在13%—15%的年均增长率,比起世界上的汽车强国,我国的汽车市场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这个时间大概是从2009年—2023年,跨度在15年左右,这对国内所有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我们的收入差距比起那些汽车强国的要大。收入差距的大小对耐用消费品的普及速度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入差距越小,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收入差距相对较大,决定了我国汽车的普及速度也相对缓慢,由此我国汽车市场将维持一个更长的持续增长期,这也为在一定时期竞争力还比较弱的自主品牌企业赢得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间。
机遇二:国内汽车产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大力促进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鼓励汽车企业走出去。而随着整车厂的国际化,也将对我国的自主零部件企业起到一个很好的拉动作用,”徐长明说。
“我们汽车产品的卖点和在一定时期快速成长起来的消费者的买点契合度很高。在一定时期全球范围内,汽车产品销售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美洲,另外日韩之外的亚洲,以及非洲市场增长也很快。而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更偏重于价格低廉的汽车产品。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道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也将指日可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零部件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机遇三:自主整车企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发生着一个新的变化,就是二三线市场,特别是三线市场正在成为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对外国的名车并没有那么敏感,相反他们更看重汽车的经济适用性,同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汽车的外形有着自己的偏好,针对这些特点,自主品牌汽车在其中更具有发展优势。”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逐渐强大,也必将拉动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挑战之一是自主零部件企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受到削弱。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自主零部件企业的成本逐渐提高。而外商独资和合资的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研发的不断推进,反而使得成本不断下降。
7市场壁垒
编辑
(1)整车零部件采购体系进入壁垒
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之间金字塔形的配套关系形成了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较为固定的互相依赖关系,其合作关系较为牢固。新进入企业取代原有的配套供应商较为困难。
(2)质量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壁垒
主机厂商对零部件配套企业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首先,零部件企业必须建立主机厂商指定的国际认可的第三方质量体系,如ISO/TS16949;其次,主机厂商还要对零部件配套厂的各个方面(如QCLDM-质量/成本/物流/研发/管理五方面)进行严格的打分审核,并进行现场制造工艺审核;最后,每一种配套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并经过持久的产品装机试验考核。
(3)技术壁垒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这些生产工艺在提高产品性能、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主机配套市场要求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主动参与整车制造商的产品同步开发。[10]
8发展趋势
编辑
是外资零部件企业加快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向纵深发展,众多国外零部件企业加快投资中国步伐,如世界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德国博世底盘系统第二工厂落户成都。
第二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将成投资热点。
中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形势下,全国各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动作已经全面展开,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将会不断加大。
第三是兼并重组、海外并购将逐步加快。
整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也正在蚕食着零部件行业的利润率,整车厂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模虽大却没有发挥规模效应,所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合重组势在必行。可以预见,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在今后几年进入加速整合阶段,一方面通过国内企业之间横向和纵向整合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并购以实现生产、市场等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并获得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第四是集群化发展将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国形成了东北、华中、京津、长三角、西南、珠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化,使分工更精细、更专业化、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使信息更集中、更快捷,技术创新节奏更快、物流更容易组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1]
9长寿绝招
编辑
避热
发动机活塞温度过高,易导致过热烧熔而发生抱缸;橡胶密封件、三角胶带、轮胎等过热,易过早老化、性能下降、缩短使用寿命;起动机、发电机、调节器等电器设备的线圈过热,极易烧毁而报废。
避反
发动机汽缸垫在安装时不能装反,否则会导致缸垫过早烧蚀损坏;发动机风扇叶片安装时不可弄反;对有方向花纹的轮胎,人字型花纹轮胎,安装后的地面印痕应使人字尖指向后部。
避脏
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及各类滤网等零件如果过脏,会导致滤清效果变差。水箱散热片、风冷发动机缸体和缸盖散热片、冷却器散热片等零部件过脏,会导致散热不良,温度过高。
避缺
发动机气门锁片,应成对安装,如漏装或缺失将导致气门失控而撞坏活塞等件;发动机连杆螺栓、飞轮螺栓、传动轴螺栓上安装的开口销、锁紧螺丝、保险片或弹簧垫等防松装置,一旦漏装,在使用中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发生;发动机正时齿轮室中用来润滑齿轮的机油喷嘴一旦漏装,会导致该处严重泄油。
避洗
对于发动机的纸质空气滤芯,不能用任何油类清洗;对于皮质零部件,也不宜用油类清洗。
避油
发动机干式空气滤清器纸质滤芯,如沾上油液,易使浓度较高的混合气吸入气缸内,使空气量不足、油耗加大、发动机功率下降;如果三角胶带沾上油液,将加速其腐蚀老化;制动蹄片、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制动带等沾上油液,会威胁行车安全。轮胎橡胶对油类的腐蚀十分敏感,与油类接触会使橡胶变软或脱皮。
避压
轮胎外胎如果长期堆压存放且不及时翻动,就会因挤压而发生变形;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的纸质滤芯,如发生挤压,而不能可靠的起到滤清作用;橡胶油封、三角胶带、油管等也不能挤压。
避重复
有些零件本应一次性使用,个别驾驶员或修理工却为了节约或因不了解“禁忌”而重复使用,这样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避近火
轮胎、三角胶带、缸套阻水圈、橡胶油封等橡胶制品,如果靠近火源,将容易老化变质或损坏,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火灾事故。